candy 发表于 2024-5-11 10:29:59

芯片半导体产业

本帖最后由 candy 于 2024-11-8 18:22 编辑



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(Adam Smith)曾观察到,劳动分工受限于市场范围,如果他看到现今的全球半导体,将觉得十分熟悉。
随着市场规模扩大,按照今日币值计算,销售额可能从1979年的450亿美元,成长到2024年的6000亿美元,预估2030年代初超过1万亿美元。而劳动分工也随之细化。

1970年代,芯片巨擘一条龙的作法已经不复存在,犹如当年的英特尔。超专业化时代,英伟达和其他设计厂备好设计图,
台积电等代工厂将来自不同公司的硅晶圆组合成实体产品。封装的机器又包含了更多专业供应商提供的零件,如此层层递进。

2022年中旬以来,以全球百大半导体企业以市值来看,新增5.4万亿美元股东价值。但其中48家代工厂和设备商仅分到1万亿美元;
另外32家设计但不制造的无厂芯片商攫取4.2万亿美元,其中英伟达拿走3/4。英特尔和三星等20家仍同时从事设计和制造的公司则几乎没有成长。


从亚当史密斯式超专业分工副作用看来,如此获利鸿沟尤其耐人寻味:除了无厂领域外,整个产业链都呈现高度集中的态势,芯片供应链已演变成微型垄断和双头垄断。
台积电和三星主导代工业务。荷兰ASML是先进光刻设备的唯一供应商。日本半导体设备制造商DISCO占据85%的硅晶圆研磨和切割精密工具市场。
美国Cadence和新思科技(Synopsy)雄踞芯片设计软体市场。日本的爱德万测试(Advantest)和美国泰瑞达(Teradyne)控制着芯片生产后的测试环节。




candy 发表于 2024-5-11 12:07:11

本帖最后由 candy 于 2024-11-8 18:24 编辑


《芯片战争》作者米勒(Chris Miller)也倾向与台积电这类大买家维持关系而不去挤压价格。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芯片半导体产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