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幸流产的“15代酷睿”首次出现!居然没有超线程原创 [color=var(--weui-FG-2)]上方文Q [color=var(--weui-LINK)][url=]硬件世界[/url] 2025年03月27日 22:41 河南
[color=var(--weui-FG-HALF)]14代酷睿之后,按照正常迭代,Intel的下一步就是15代酷睿,但是可惜Meteor Lake的表现不尽如人意,原本规划的桌面版被取消,移动版也改名为一代酷睿Ultra。 最近,多位某鱼卖家放出了Meteor Lake-S桌面版的样品,再次证明它们确实存在,至少推进到了ES工程样品阶段,然后……就流产了。 看起来,Intel当初生产的样品数量还不少,流到二手市场上都一排一排的。 芯片表面自然不会有型号标记,只有一个Spec编号。 封装接口确实不是14代酷睿的LGA1700,而是新的LGA1851。 CPU-Z也检测不到相关型号信息,但确实可以看到代号Meteor Lake、接口LGA1851,以及部分规格:6P+8E 14核心14线程(当时就取消超线程了啊)、二级缓存32MB、三级缓存24MB、TDP 65W。 CPU-Z跑分单核732、多核5760,前者基本上和移动版的H系列差不多,后者就低多了,毕竟没有超线程。 核显信息什么都识别不出来。 据卖家介绍,Meteor Lake-S的样品有Q46W、Q4AQ、Q4A9、Q4A6等多个不同版本。虽然是接口是LGA1851,但是正常的800系列主板是不可能点亮的,只能用ES芯片组的工程板,还需要早期的BIOS、ME。 Intel如今这么惨,很大程度上都要拜AMD所赐,无论是数据中心,还是桌面,还是笔记本,AMD都在全面碾压。 新一代笔记本正在陆续到来,HotHardware抢先拿到了一台微星的泰坦18 Pro,简单测试了其首发配备的AMD锐龙9 9955HX3D,展现了新一代X3D旗舰的威力。 锐龙9 9955HX3D是第二代移动版X3D处理器,移植于锐龙9 9950X3D,同样配备16核心32线程、16+64+64=144MB缓存,加速频率仍有5.4GHz,TDP只有54W。 除了微星泰坦18 Pro,ROG的魔霸9系列也会用它。 实测全核频率约4.4GHz,双核加速频率最高5.2GHz,单核可以跑到5.4GHz。 因为只是预览,测试项目不多,而且都是基准跑分,先看最有代表性的CineBench 2024。 锐龙9 9955HX3D单核得分129,创下移动端新纪录,但差距不大,稍稍领先同样新款的酷睿Ultra 9 285H 127分,以及骁龙X Elite 125分。 多核得分2094,这就遥遥领先了,而且前三名都来自AMD:上代锐龙9 7945HX 1740分、锐龙AI Max+ 395 1641分。 Intel方面最好的还是13代i9 HX,酷睿Ultra 9 285H还不到1000分,被领先了足足一倍还多。 GeekBench 6曝光度最高,但其实不太适合测试x86架构,仅供参考。 锐龙9 9955HX3D单核得分3165,第一个突破了3000大关,而多核得分19858,锐龙AI Max+ 395则接近3万分。 GeekBench AI测试,锐龙9 9955HX无论单精度、半精度、量化,都轻松拿下第一,锐龙AI Max+ 395也非常强悍,紧随其后,其他就被完全甩开了,酷睿Ultra 9 285H只有不到一半的水平。 Speedometer 3测试中,锐龙9 9955HX3D拿到了几乎40分,也是第一,苹果的M3 Max都稍逊一筹。 已经等不及看它的游戏性能表现了! 当然,AMD也没有忘记主流用户。 根据PassMark的测试数据,AMD前不久推出的锐龙5 9600处理器,与同系列的锐龙5 9600X相当,且相比上一代产品有比较明显的提升。 锐龙5 9600在多核心性能上达到了29369分,单核性能达到了4433分,与9600X的30016 和4581分相比,差距仅在2.2%和3.2%左右。 这也是正常差距,毕竟两者的配置参数基本都是一样的,都是6核心12线程,以及32MB的L3缓存和65W的TDP。 最大的区别就是9600的基础频率从9600X的3.9GHz降低到3.8GHz,最高加速频率从5.4GHz降至5.2GHz。 与上一代的锐龙5 7600相比,锐龙5 9600在多核心性能上提升了约8.5%,单核心性能提升了约13.4%,相比于7600X到9600X的升级,提升幅度还是可以的。 此外,还有消息称AMD可能会推出锐龙5 9600X3D版本,这将进一步提升该系列处理器的竞争力。
|